持續高溫天氣給秋糧生產帶來嚴峻挑戰。蘇墾農發淮海分公司積極應對,依托智能化農業技術裝備,通過無人機巡田、智能灌溉等科技手段,建立一套精準監測、科學防控、高效管水的高溫預防體系,全力保障水稻穩產豐收。
“以前巡田全靠腳底板,一天跑下來也看不全整塊田的情況,現在有了多光譜無人機,通過分析不同波段反射光,不僅能清晰掌握每塊田的水稻密度、整體長勢,更能精準定位營養盈虧區域。”農業中心技術員感嘆道。在前期,淮海運用多光譜無人機開展全覆蓋巡田,通過光譜數據精準分析水稻生長狀態,實施按需供給、變量施肥。
當前正值水稻穗分化的關鍵期,高溫天氣易導致水稻穎花退化、結實率下降。在第三生產區,田間上空無人植保機正開展飛防作業,機翼下的噴頭均勻噴灑著葉面肥。“通過增施葉面肥,既能為水稻補充養分,又能增強它的抗旱、抗高溫能力,為后期提高千粒重、保障產量打下堅實基礎。”生產區主任指著作業的植保機說道,無人植保機不僅提升效率,還能保證施肥均勻度,避免漏噴、重噴問題。
在第五生產區的智能灌排系統現場,只見工作人員掏出手機,點開APP,輕輕滑動屏幕,田間的智慧小閘門便緩緩升起,緩緩的水流順著渠溝涌入稻田。“在進行循環農業模式,高標準農田建設中,配上這些智能閘門設備,管水效率大大提高!”工作人員介紹,“過去渠水大的時候,兩三個人合力拎閘門都費勁,遇上高溫天更是又累又急,如今,通過手機就能遠程操控閘門開關,輕松實現排水、灌溉自動化。”針對當前高溫,淮海通過灌深水建立田間小氣候,既保證了水稻生長所需水分,又有效降低了田間溫度,為幼穗分化創造了良好的生長條件。
從“靠經驗”到“靠數據”,從“人工干”到“智能管”,淮海以智能化農業設備為支撐,在高溫“烤”驗中交出了秋糧生產的“智慧答卷”。下一步,淮海將持續加強田間管理,全力守護秋糧生產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