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“供應方”也是“參賽隊”,從“單打”到“團戰”,“蘇墾優品”職工營銷大賽火熱開賽。截至9月7日,5支蘇墾農發直播團隊在大賽中總GMV達成84.7萬余元,短視頻總曝光量超82萬次,吸粉1.95萬,僅葵王低芥酸小榨菜籽油單品銷售超26.7萬元。蘇墾米業、蘇墾農服、大華種業3支隊伍躋身榜單前6。蘇墾農發在孵化直播經濟生態圈中放大流量聚合效應,實現“蘇墾優品”從“生產端-消費端”的短鏈化連接。
“流量”成“留量”。在蘇墾米業場景化直播營銷現場,年輕的營銷團隊以“熱品引流、公域獲客、私域沉淀”的良性流量循環拉動5款“蘇墾優品”的網絡銷售。主播以深受消費者青睞的快銷品“蘇米滋”鍋巴引流,視頻號月銷超11000袋,增粉絲數與位列榜單第4,短視頻總曝光量位列榜單第2。人氣聚集,直播鏡頭前,主播手持產品檢測報告與剛出鍋的熱米飯,一邊通過對比實驗展示大米品質,一邊以真實數據講解產品優勢。從綠色種植基地的標準化培育,到加工環節的精細化品質管控,再到倉儲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守護,主播詳細講述了蘇墾富硒大米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技術保障,讓消費者清晰看見“好大米”背后的科技支撐與匠心付出,同步實現“品牌推廣+產品銷售”的雙重目標。在公域,以福袋、抽獎、點贊等多渠道吸粉新用戶;在私域,公司全員參與社交圈推廣、定制海報轉發、專屬社群運營等方式打通線上線下聯動,賺足口碑,用戶粘性提升。此外,短視頻作為大賽輔助傳播渠道,營銷團隊把拍攝現場搬進綠色工廠、種植基地,強化蘇墾優品“產地即品質”的認知;針對年輕受眾,運用AI工具,借勢社會熱點、網絡話題等創造詼諧幽默短視頻;同時不斷挖掘江蘇農墾精神,講好品牌故事,開辟“文化溢價+品質背書”的雙重價值空間。
“買優品”送“服務”。 周銷量突破16萬元,總銷量躋身前5!蘇墾農服以“直播優惠+農業服務”的創新方式,按下直播零售加速鍵。作為全省最大的農資供應商,依托多年積累種植大戶的信任,農服直播團隊將靶向瞄準種植大戶及需要農技服務的潛在客戶群,推出“買優品送服務”活動。農業經營主體購直播套餐可獲“田保姆”服務包,含免費無人機巡田、農技指導等增值服務。直播預告發布后老客戶踴躍下單,交口稱贊“超值!劃算!”高品質的蘇墾優品又帶來了直播間回頭客,在互動直播環節,主播增設“農技服務在線答疑”“訂單抽獎”等環節,得到實惠的用戶分享直播間至社群,提升了曝光和粉絲轉化。農服“00后”主播借勢熱門網劇自編自導自演“重生之奪回銷冠”系列短視頻,劇情植入產品賣點,總曝光量達21萬。“直播引流+短視頻種草”,僅6人的農服團隊不到一個月直播銷售額超25.6萬元。同樣以“服務型銷售”作為策略的還有大華種業,公司打造“種子銷售+農技服務+優品推廣”三位一體的直播模式,突破傳統叫賣式營銷,轉而以技術賦能和種業龍頭為亮點。在直播中,連線稻麥良種種植基地,細致講解小麥種特性、種植技術等專業內容,通過持續輸出有價值的農技知識,深化了與客戶的情感聯結,有效鞏固了核心客戶群體,為公司后期種子銷售引流加持;而曬出大米全程質控、可追溯機制的優良基因,消解普通消費者因農產品非標屬性產生的信任壁壘,提升了顧客復購率。
“多道并行”變“優質優宣”。蘇州蘇墾以“保供為基 直播為翼”雙線突圍,“蘇州鮮香大米”最高單日銷售額達6.17萬元。“兼職主播團”跑出了專業速度。業務骨干、技術能手、公司領導化身主播輪番上陣,把直播現場搬到陸家未來智慧農業園,亮出“陽澄湖水潤核心小產區種植、科技低溫保鮮、適度加工技術”的家底;創新“直播間互聯”模式,通過直播連線其他參賽隊伍,主播們交叉講解產品,共享理念讓大賽升溫。供應鏈團隊加班加點保供,確保消費者下單后48小時內新鮮送達。金太陽糧油直播團隊打出專業牌,主推葵王低芥酸小榨菜籽油,強化慢壓榨、低不飽和脂肪酸特點,從“賣油”到“指導用戶健康用油”,主播現場用演示“烹調少油技巧”,既傳遞產品價值,又解決用戶選油用油盲點,收獲了一批注重健康,愿為品質付費的群體用戶,凈增粉絲數位列墾區第6。
蘇墾農發“數商興農”步伐從未停滯,從2024年9月公司開辦網絡營銷專題培訓班,到開放視頻分會場與墾區兄弟單位共享電商人才孵化資源,再到邀請省互聯網協會資深講師走進直播現場提供針對性指導,為備戰“蘇墾優品”職工營銷大賽取得有效突破奠定堅實基礎。蘇墾農發團隊將進一步提升公私域流量的精細化運營水平,公域流量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者購買偏好,構建動態用戶畫像庫,進而實現分場景的精準推送;聚焦私域流量沉淀層面,突破傳統社群的單向傳播模式,通過用戶生成內容征集等強互動形式增強用戶黏性,形成“需求洞察—產品迭代—口碑擴散”的良性閉環,最終推動“蘇墾優品”成為“公眾優品”。